Main Business

主营业务

纤维束滤池补水管、布气管安装
发布时间:2023-05-23 09:33:54

纤维束滤池补水管、布气管安装

纤维束滤池02   700x525.jpg 

纤维束过滤技术工艺及性能说明

 过滤是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核心单元,选择过滤技术必须同时考虑处理效果、占地面积、工程造价、运行成本、水质和水量的稳定性等因素。虽然过滤技术多种多样,但能够比较全面的满足上述要求的却寥寥无几。目前很多污水处理厂出水质量急需升级,需要相应的深度处理工艺,但由于原有水处理场地的限制,特别需要一种占地少、改造简单、出水质量高的水处理技术。纤维过滤技术恰恰适应这种情况,成为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的理想过滤技术。

  纤维束过滤技术(纤维束滤池)可显著节省工程投资、节省占地面积、节省运行成本,用最小的代价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出厂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与均值滤料相比,纤维束滤料过滤具有更高的过滤精度、滤速和截污能力,可将滤速提高两倍以上, 而出水浊度可以降低 70%, 效果更为显著,同时纤维束滤池由于采用纤维滤料可大大提高接触面积,可减少近50%的占地面积,出水水质也更优良。

  1.纤维束过滤技术(纤维束滤池)

  1.1.特点

  1.1.1.滤料

image.png

图1 纤维束滤料

  纤维束过滤使用的是软填料-纤维束滤元(见图1)。纤维束滤元由特制的纤维长丝丙纶纤维丝 ( 聚丙烯 )制作而成,属微米级滤料(砂滤料属毫米级),该滤料的特点为:

  (1)化学稳定性好,过滤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2)无论反洗强度多大,不会发生破损和流失跑料;

  (3)单丝直径可达几十微米甚至几微米,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自由能(单丝直径50微米纤维滤层比表面积:80000m/m;直径为1毫米的砂滤层比表面积:6000m/m),大大增加了水中杂质颗粒与滤料的接触机会及滤料的吸附能力,可显著提高过滤效率和截污容量;

  (4)纤维束滤料不掉毛、不流失、不缠绕、不纠缠、易清洗,正因如此,纤维束滤元寿命可达10年以上,期间不需补充,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避免经常填补和定期更换滤料的麻烦,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停水检修的时间。

  1.1.2.滤层

  纤维束过滤滤层是无级变孔隙滤层,这种形式的滤层截污能力强。传统的粒状滤料要实现变孔隙过滤,需采用不同比重、不同粒径的滤料进行级配。而纤维束滤料利用流体力学原理会自动形成滤料密度沿水流动方向由小到大变化的无级变孔隙滤层,这样的滤层结构即能充分发挥滤料的截污容量,又能保证过滤出水的水质。

  1.1.3.滤料密度

  不同于其它纤维滤料,纤维束滤层的密度可调解、可控制。纤维滤料为软性材料,滤层容易被压缩,可以通过调节滤层密度的方法调节过滤精度,但要防止滤层被无限制地压缩而使过滤水头损失增长过快。纤维束滤元的两端分别悬挂在过滤池上滤板和下滤板上,滤层密度不仅可调节而且可控制,可保持过滤流量在一个周期内比较稳定(流量衰减较缓慢)。

  1.1.4.清洗

  不同于其它纤维滤料,纤维束滤元不存在绑扎节点,清洗时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更容易清洗。通常采用气-水联合清洗。

  1.2.工作原理

image.png

图2 纤维束滤池工艺系统示意图

  图2所示是纤维束滤池的工艺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上滤板、下滤板、滤料、反洗排水槽、反洗水泵、风机、①进水阀、②出水阀、③反洗进水阀、④反洗进气阀、⑤反洗排水阀、⑥正洗排水阀、⑦风机排气阀等。

  纤维束滤料用联接件固定在滤池的上滤板、下滤板上。其中下滤板固定,上滤板上下可调。过滤时,原水通过进水阀①进入纤维束滤池,自上而下流过滤料层,纤维束向下推移弯曲,下端压缩堆积在下滤板上,上端被拉伸舒展,滤料层形成沿水流方向密度逐渐增大的理想状态,清水通过出水阀②流出纤维束滤池。清洗时,反洗水通过反洗水泵、反洗进水阀③进入纤维束滤池,自下而上流过滤料层,纤维束向上伸展放松,反洗出水通过反洗排水阀排出纤维束滤池,空气通过风机、反洗进气阀④进入纤维束滤池,自下而上通过滤料层排出,截留的悬浮物被洗脱下来并随反洗出水带走。

  1.3.优点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 处理精度高:SS去除率大于80%。

  (2) 占地面积小:过滤流速18~25m/h.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滤池的1/3。

  (3) 滤层密度可调节、可控制:可通过调节滤层密度调节过滤精度,可通过控制滤层压缩程度减缓周期内流量衰减。

  (4) 截污容量大:一般为10~20kg/m,是传统滤池的3倍。

  (5) 工程造价低:等于或低于传统砂滤池。

  (6) 滤料使用寿命长:连续使用寿命可达10年或更长。

  (7) 自耗水率低:仅为周期制水量的1~3%。

  (8)与砂滤池相比的技术优势:纤维束滤池与砂滤池相比有明显优势(见表1),可以替代砂滤池应用于包含电力、石油、化工、冶金、轻纺、市政等各行业。

纤维束滤池与砂滤池的比较

image.png


  2.实现污水一级A排放标准的推荐工艺组合

  2.1.微絮凝-纤维束过滤工艺

  对于出厂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此时可以采用最简捷的微絮凝-纤维束过滤工艺(见图3)。

image.png

图3 微絮凝-纤维过滤技术流程图

  工艺说明:

  (1)纤维束滤池可有效去除悬浮物,同时可明显降低生化需氧量、化学需要量、总磷、总氮等指标。

  (2)微絮凝可以提高纤维束滤池对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的去除效果。一般投加聚合氯化铝5~10毫克/升。

  (3)消毒可有效杀灭致病菌。一般采用氯气、二氧化氯、紫外线等。

  2.2.生物过滤-纤维束过滤工艺

  对于出厂水氨氮比较高的污水处理厂,宜采用生物过滤-纤维束过滤工艺(见图4)。

image.png

图4 生物过滤-纤维束过滤工艺流程图

  工艺说明:

  (1)纤维束滤池可有效去除悬浮物,同时可明显降低生化需氧量、化学需要量、总磷、总氮等指标。

  (2)曝气生物滤池可有效去除氨氮,同时可以降低生化需氧量、化学需要量等指标。一般采用陶瓷滤料、泡沫塑料珠等滤料。

  (3)消毒可有效杀灭致病菌。一般采用氯气、二氧化氯、紫外线等。

  2.3.混凝沉淀-纤维束过滤工艺

  对于出厂水总磷较高(总磷>1毫克/升)的污水处理厂,需要投加较多的混凝剂(混凝剂投加量>10毫克/升),宜采用混凝沉淀-纤维束过滤工艺(见图5)。

image.png

图5混凝沉淀-纤维束过滤工艺流程图

  工艺说明:

  (1)纤维束滤池可有效去除悬浮物,同时可明显降低生化需氧量、化学需要量、总磷、总氮等指标。

  (2)混凝沉淀可有效去除悬浮物,降低滤池的负担。一般投加聚合氯化铝15~30毫克/升。

  (3)消毒可有效杀灭致病菌。一般采用氯气、二氧化氯、紫外线等。